当格萨尔王说唱遇上“新观众”,当传统藏毯遇上时尚798,你能想象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究竟有多少种可能吗?
“我一直对边疆地区有一种教育情怀。”广东省第九批“组团式”援藏教师杨玲,为了更好地关心教育学生,她进行了上百次家访。
“我能够奉献给西藏的是微不足道的,西藏给我的太多了。”中央国家机关第九批援藏干部张琳,三年间走访了西藏559座寺庙,更好地服务于宗教事务和宗教管理。
北京市第五批“组团式”援藏医生韩同英,援藏期间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。
北京市第七批“组团式”援藏医生李颀,面对地广人稀医疗条件落后的西藏牧区,下定决心为这里做更多的贡献。
“苦熬三年不如苦干三年”。
“因为农业生长周期较长,虽然很遗憾我们援藏即将到期了,但我相信我们这几年付出的劳动,定下的方向,一定会有丰硕成果结出的。”
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桑吉,在北京已“漂泊”十年。怀揣着歌手梦想走出果洛,来到北京后也曾一度迷茫和无所适从,但传递爱与善良的初心未变。